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家庭中医药》 > 2001年第9期
编号:11086602
梁山英雄奈病何(下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1年9月1日 《家庭中医药》 2001年第9期
     宋江被刺配江州,结识了以捕鱼为业、当牙行的张顺。这既是好事,得享口腹之利,但又是坏事,要不是张顺馈赠鲜鱼,他何至于因吃不洁之鱼而致病,又何至于出门散心因醉酒而题反诗,走上官逼民反的造反之路呢。

    一天从张顺处得到三尾鱼,为了笼络人心、巴结上司,把二尾鱼送与管营。宋江因见鱼鲜,贪爱爽口,多吃了些,也许鱼鲜中寄生了肉眼看不见的虫卵和痢疾杆菌,在烹饪中没有消毒灭菌,这正是发病病源。所以至四更,宋江肚里绞肠刮肚价疼,天明时,一连泻了二十来遭,昏晕倒了,睡在房中。宋江人缘好,营里众人都来煮粥烧汤,看觑优待他。次日,张顺因见宋江爱鱼吃,又将得好金色鲤鱼两尾送来,以谢宋江之义。却见宋江正腹泻倒在床,众囚徒都在房里看视。张顺见了,要请医人调治。宋江道:"自贪口腹,吃了些鲜鱼,幸无甚深伤,只坏了肚腹。你只与我赎一贴止泻六和汤来吃,便好了。"叫张顺把这两尾鱼,一尾送与王管营,一尾送与赵差拨。张顺送了鱼,就赎了一贴六和汤药来。营内自有众人煎药伏侍。后来宋江在营中将养五七日,病症才痊,觉得身体没事。

    对于腹泻的治疗,方剂和方法甚多。欧阳修取走方医的方子,一味车前子,为末,用米汤服下两钱匕,即治好了国医没有治好的暴利。唐太宗的泻利之疾是用牛奶煎荜拨的土方治愈的。

    宋江用的是止泻六和汤。查了有关方剂书,在《医说》、《医方考》、《幼科铁镜》、《胎产秘书》、《不知医必要》等书中都有六和汤,但未见"止泻六和汤"方名。从组成和方解看来,其中以《医方考》中的"六和汤"比较切近。它的主治:夏月霍乱转筋,呕吐泄泻,寒热交作,倦怠嗜睡,伏暑烦闷,小便短赤,或利或渴等。组方:砂仁、半夏、杏仁、人参、甘草各一两,白术、藿香、木瓜、扁豆、赤茯苓各二两,方解:六和的意思是使六腑调和。脾胃是六腑的总管,所以凡是六腑的病症,往往因为六腑不能调和,治疗上必先调脾胃。香能开胃窍,故用藿香和砂仁;辛能散逆气,故用半夏、杏仁;淡能利湿热,故用茯苓和木瓜;甘能调和脾胃,故用扁豆和白术;补可以去弱,故加人参、甘草;苦可以下气,故用厚朴。开胃散逆呕吐除;理湿调脾则二便治;补虚去弱则胃气复而诸疾平。脾胃一治,则水精四布,五经并行,虽百骸九窍,皆太平矣,况于六腑乎!当时局方(即政府颁行的方书)比较普及,根据这种情况,从药店直接按方购买才有可能,也给病家带来了方便。(编辑 李国坤), http://www.100md.com(上海/楼绍来)